您的当前位置:多发性神经炎 > 患病影响 > 什么是多发性硬化症20岁40岁青壮年
什么是多发性硬化症20岁40岁青壮年
医学指导:医院马万里医务科主任
一名今年23岁的大学生欧阳,某一天早上妈妈叫她起床时她赖在床上不动,妈妈说:“天亮了你快起来吧!”欧阳回答:“天还没亮你干嘛说亮了?”一转身又睡了。
妈妈听了一下子慌了,看着不情不愿坐起来摸摸索索穿衣的女儿,医院看,医生检查后说眼睛没问题,可能是其它方面的原因导致看不见,等了几天后转了几个科室突然失明的病因还没查出来。
有一天,医院的路上走着走着突然双腿无力跪倒在地起不来,医院神经科求治,经过询问病史、查体结合磁共振检查,被专家确诊是多发性硬化症,由于求治不够及时,治疗后她恢复了行走,但双眼失明的损害无法逆转,花季女生以后只能永远生活在黑暗中。
20岁-40岁青壮年高发,是致残凶手
医院马万里主任介绍,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
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多发,二是硬化。
症状:包括视力模糊、四肢无力、疼痛、疲劳、大小便无法排出、行走不稳等。
她指出,该病主要危害20-40岁中青年,女性比男性高发,该病此前最早在欧美等国家被发现并引起 “因神经破坏会导致多处器官受损,该病在初发后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作一次,有的人不治疗,发作后症状会缓解,属于“自行缓解型”,但隔不久疾病会再次发作而且越来越严重。”
马万里主任介绍说,曾经有一位40多岁的幼儿园阿姨先后出现双眼痛和视力下降的症状,最早去看病时被眼科医生诊断为视神经炎,用药后治好了,之后又出现双腿无力,行走困难的症状。
她以为是风湿骨痛,医院的骨科和中医科治疗,前后拖了三四年治疗无效后才转到神经科,被确诊是多发性硬化症,但由于病情太重,治疗后仍需拄拐杖才能行走。
症状多样极易被误诊
“由于症状多样而且初期比较隐蔽,有七成患者遭遇误诊。”马主任介绍,多发性硬化症在其发病初期,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就已经遭到破坏,但由于症状不明显,令人难以察觉。
直到某一天患者视力急剧下降,或是四肢麻木无力,严重者演变至失明或瘫痪才引起重视。“国内常见到视神经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的患者,此型多引起视神经的损伤,导致失明。”
早期如果是表现为头晕头痛症状的,容易被误诊为脑供血不足、癔病、中风,晚期则容易被误诊为肿瘤、脑炎,有的患者小便排便不畅的会看泌尿科或妇科,双腿无力麻木的会去看骨科,万一当时接诊的医生经验不足对该病没有认识,就很容易造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形,耽误病情治疗。
因此,马主任提醒说,一旦出现视力明显迅速下降,手脚麻木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到神经内科求治。
早确诊早治疗效果好
由于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多样,且没有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因此诊断较为困难。幸好目前虽然尚不能彻底治愈该病,但早治疗就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
马主任介绍,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分为急性期治疗和缓解期治疗。急性期治疗一般是采用糖皮质激素,主要包括甲基强的松龙、地塞米松、强的松,还可以用丙种球蛋白和一些维生素B族(主要是B1、B12)。
如果同时病人伴有糖尿病、高血压或严重的消化道溃疡等,则可以选择免疫抑制剂,比如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在缓解期为防止复发可以使用干扰素。
目前干扰素是国际上广泛推荐的标准治疗方法,长期应用干扰素,可有效地延缓疾病的进展,减少复发,从而延缓病程进展。
马万里
副主任医师医院医务科主任
医学擅长: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凝难病有独特的诊治经验。本人秉着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的职业精神,羸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微健康预防癌症请远离这8种习惯今日头条夏至日的福州这些习俗你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