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多发性神经炎 > 疾病知识 > 维生素B1抗神经炎因子
维生素B1抗神经炎因子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https://m.39.net/pf/a_5154125.html
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抗神经炎因子。维生素B1在酸性环境中较稳定,加热不易分解;但在碱性溶液中极不稳定,易被氧化而失去活性;遇光和加热时效价下降,故应置于遮光、阴凉处保存,不宜久贮。高温烹调和碱性烹调可以造成维生素B1的损失。维生素B1在体内主要以焦磷酸硫胺素(TPP)的形式存在,广泛分布于骨骼肌、心肌、肝脏、肾脏和脑组织中,半衰期为9-10天。
一、生理功能
1、辅酶功能。TPP是硫胺素的主要辅酶形式,在体内的能量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碳水化合物代谢时所必需的辅酶。在正常情况下,神经组织主要靠糖的氧化供能,维生素B1缺乏导致糖的氧化受阻,机体供能不足,可影响神经细胞膜髓鞘磷脂合成,导致末梢神经炎及其他神经病变。
2、非辅酶功能。硫胺素在维持神经、肌肉特别是心肌的正常功能方面有明显的作用。维生素B1有抑制胆碱酯酶活性的作用,缺乏维生素B1时此酶活性过高,乙酰胆碱(神经递质之一)大量破坏使神经传导受到影响,可造成胃肠蠕动缓慢、消化液分泌减少、食欲缺乏、消化不良等。
二、缺乏与过量对健康的危害
1、缺乏
维生素B1缺乏的原因主要是摄入不足,比如说食物当中加碱,东北人煮粥的时候在粥里加碱,就把它都破坏掉了。还有就是对小孩子没有及时添加辅食,缺乏维生素B1。粮食过度的精加工,糊粉层和谷皮都去掉了,造成维生素B1的缺乏。其次,就是需要量增加或者消耗过多,比如说怀孕、母乳喂养的时候需要量增加,高温的特殊工作环境需要量增加等。消耗过多比如糖尿病的排出增加、引起代谢率增高的疾病等。再次,机体吸收和利用障碍,比如说腹泻,还有一些临床的疾病,还有药物的影响,喝咖啡,喝各种饮料,还有酒精中毒是维生素B1缺乏常见的原因,所以常常喝酒的人需要补充一下维生素B1。
缺乏症及临床主要表现为成人和儿童的脚气病。你不要理解脚气病就是我们说的脚气,这是两回事的,我们常说的脚气是真菌性疾病,是表浅真菌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我们把脚气也叫香港脚,是因为英国的海军到香港来的时候,他们停泊在港湾,然后那些海军到了香港以后,因为很潮湿,特别夏天的时候很热很潮湿,双脚容易出现真菌感染,所以叫香港脚,它是真菌感染,跟我们说的脚气病是两回事。下面来看看脚气病的主要症状及临床表现,一般分为以下四类:
(1)干性脚气病: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炎症状为主,表现为踝及足麻木和灼烧感。会有手套袜套感觉,还有一种刺痛,还有肌肉的疼痛,非常急的疼痛等等,最后表现为肌肉的萎缩。跟腱及膝反射异常。这些症状的出现会觉得脚走路没有力气。
(2)湿性脚气病:多以水肿和心脏症状为主。由于心血管系统障碍,出现水肿,右心室可扩大,有心悸、气短、心动过速,如处理不及时,常致心力衰竭。下肢浮肿,一压一个坑。
(3)混合型脚气病:既有神经炎,又有心力衰竭和水肿。
(4)婴儿脚气病:多发生于出生数月的婴儿。发病初期食欲不振、呕吐、兴奋、腹泻、便秘、水肿、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难。病情急、发病突然,误诊时可致患儿死亡。
此外,长期酗酒者发生的Wernicke-Korsakoff综合症也与维生素B1缺乏有关,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精神错乱、共济失调、眼肌麻痹甚至昏迷。
2、过量
尽管大剂量非胃肠道途径进入人体时有毒性表现,但没有经口摄入维生素B1中毒的证据。有研究每日口服-1mg维生素B1持续10天未发现不良反应。
三、营养状况评价
1、维生素B1负荷试验。让受试者清晨口服5mg维生素B1然后收集4小时以内排出的尿液,测定其中维生素B1的含量。判断标准为4小时尿中排出的维生素B1大于等于μg为正常,-μg为不足,小于μg为缺乏。
2、尿维生素B1和肌酐含量比值的测定。取受试者清晨空腹尿样,测定其中的维生素B1和肌酐含量,并以μg维生素B1/g肌酐比值来评定维生素B1的营养状况。μg维生素B1/g肌酐比值大于等于66为正常,27-65为不足,小于27为缺乏。
3、红细胞转酮醇酶活力系数或焦磷酸硫胺素效应。焦磷酸硫胺素(TPP)效应大于15%小于24%为不足,大于25%为缺乏。红细胞转酮醇酶活性系数可以反映机体贮存硫胺素的情况,用于早期诊断。
四、消化吸收和代谢
维生素B1摄入后主要在空肠被吸收。维生素B1及其代谢产物主要从尿中排出。口服或静脉注射大剂量维生素B1后,迅速在组织内转变为TPP和TTP,超出需要和储存能力就以游离形式迅速从尿中排出。如果每日摄入维生素B1的量0.5-0.6mg,则随着摄入量的增加,尿中排出的维生素B1的量也随之升高。维生素B1的半衰期为9-18天。维生素B1不能在组织中大量储存,体内容易缺乏。
五、参考摄入量
维生素B1是人体能量代谢,特别是糖代谢所必需的,故人体对硫胺素的需要量通常与摄取的能量有关。当人体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糖类时,维生素B1的需要量大。成年男性维生素B1的推荐摄入量为1.4mg/天,女性为1.2mg/天。
六、食物来源
维生素B1主要存在于种皮、糊粉层和胚芽中,膳食主要来源为未经精加工的谷类食物。杂粮、硬果及豆类中维生素B1含量较高,瘦肉、动物内脏中也较丰富,而蛋类、乳类中维生素B1含量较低。谷类的加工、食物的烹调(如加碱)等对维生素B1的摄入量有明显影响。某些鱼类及软体动物体内含有硫胺素酶,生吃可以造成其他食物中维生素B1的损失。
常见食物中的维生素B1含量[mg/(g可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