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多发性神经炎 > 疾病知识 > 卡压性神经病肘管综合征cubita
卡压性神经病肘管综合征cubita
肘管综合征-简介
肘管综合征(cubitaltunnelsyndrome)是指尺神经在肘部被卡压引起的症状和体征。年。Osborne首先报告了此病并称之为迟发性尺神经炎。年,Feined和Stratford称此病为肘管综合征。在肘关节尺侧后方有肘管,尺神经即在此管中通过。当肘部骨折、脱位、小片撕脱、先天或后天性肘外翻、或肘管内发生肿瘤,尺神经都能被压而产生一系列症状。
肘管综合征
尺神经受压后,小指、无名指和手背尺侧有麻木、疼痛,感觉减退或消失。受尺神经支配的手部小肌肉萎缩,因而出现“爪形手”(小指和无名指不能伸直),拇指不能对掌,拇指与食指对指无力、手指不能分开与并拢等等现象。因此写字、绣花、编结、弹琴等都受到障碍。
对初发和症状轻微者可先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等)、肘管内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或确炎舒松。如症状严重,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肘管切开及尺神经减压,或尺神经前置手术。
“肘管综合症”首先由Feindel和Stratford提出,文献中又称为“肘部创伤性尺神经炎”,“肘部迟发性神经麻痹”,“肘部慢性尺神经损伤”等.是指尺神经在肘部尺神经沟处受压而产生的神经损伤症状.任何破坏肘管结构,压迫、牵拉或摩擦神经的因素均可引起。
精要概述:尺神经在尺神经沟及Cubital管处很易受到压迫而损伤。因为尺神经沟和Cubital管相距很近,而且损伤后临床表现很相似。所以临床上统称为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在肘部病变主要以运动症状为主,尤其是一些慢性尺神经损害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手内侧肌群无力,小指和无名指不能伸直而呈屈曲状。严重者可出现小鱼际肌、大鱼际肌的肌肉萎缩,第I骨间肌萎缩也可受累。大鱼际肌萎缩主要由尺神经支配的拇收肌、拇短屈肌短头畏缩所致,而拇指外展功能正常。一般感觉障碍相对较少也较轻,病情缓慢进展者可无感觉症状。最早的感觉症状是小指和无名指尺侧的麻木,但麻木范围不会超过腕横纹,因为前臂内侧的感觉为直接发自臂丛内侧束的前臂内侧皮神经支配。所以如果前臂内侧感觉异常,提示病变部位高于尺神经,位于臂丛或根。如果手背尺侧感觉异常,提示病变不在手腕部,因为支配此处的手背尺侧皮神经再经过腕部之前就已经分出。
病因肘管综合征
任何使肘管容积绝对或相对减小的因素均可引起尺神经的卡压,常见的原因有:
1.慢性损伤肱骨内、外髁骨折和髁上骨折以及桡骨头骨折都可因畸形愈合产生肘外翻或其他畸形,使提携角增大、尺神经相对缩短,从而使尺神经受到牵拉、压迫和摩擦。
2.肘关节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或类风湿病变侵及肘关节滑膜,使之增生肥厚,晚期引起肘关节变形、骨赘增生从而亦可引起肘管容积减小。
3.肿块如腱鞘囊肿脂肪瘤等,但较少见。
4.先天性因素如先天性肘外翻、尺神经沟变浅而致的尺神经反复脱位、Struthers弓形组织等。
5.其他长期屈肘工作,医源性因素引起的卡压。枕肘睡眠引起的“睡眠瘫”。
临床表现症状早期患者常感到小指指腹麻木、不适。有时写字、用筷子动作不灵活。症状加重时,尺侧腕屈肌及环指、小指指深屈肌力弱,手内在肌萎缩,出现轻度爪形指畸形。Froment症㈩。
发病机制肘管综合征
肘管是一骨纤维性管道,尺神经伴尺侧副动脉通过肘管从肱骨后面至前臂屈侧。肘管的底为肘内侧韧带,肘内侧韧带的深面即为滑车的内侧唇和肱骨内上髁后下方的尺神经沟;顶为联结肱骨内上髁和鹰嘴内侧面的三角形的弓形韧带,因而弓形韧带也就桥接于尺侧腕屈肌的肱骨头和尺骨头之间。肘管的大小随着肘关节的屈伸而有所变化:伸肘时,弓形韧带松弛,肘管的容积变大;屈肘至90°时弓形韧带紧张,而每屈曲45°肱骨内上髁和尺骨鹰嘴间的距离就会加宽0.5cm;另外,在加宽0.5cm状态下屈肘时,肘内侧韧带隆起也使肘管的容积减小,因而尺神经易受压迫。有人测定,肘关节伸直时肘管内的压力为0.93kPa,屈肘至90°时为1.5~3.2kPa。
尺神经在经过肘关节时发出2~3个细支至肘关节;在肱骨内上髁以远4cm内,尺神经发出支配尺侧腕屈肌的运动支一般有2支,它们从肌肉的深面进入。支配环、小指指深屈肌的分支在尺侧腕屈肌支稍远侧,从肌肉的前面进入并支配此二肌肉。
症状临床表现:
多见于中年人尤以屈肘工作者如键盘操作、乐器演奏者、投掷运动员,以及枕肘睡眠者。
患者可因尺神经卡压的轻重及病程的长短不同而表现为疼痛和一系列尺神经功能受损的症状。疼痛位于肘内侧,亦可放射至环指小指或上臂内侧,疼痛的性质为酸痛或刺痛。感觉症状先表现为环指、小指的刺痛、烧灼感随后有感觉减退,最终发展到感觉丧失。运动症状有手部活动不灵活抓捏无力,手内在肌及小鱼际肌萎缩,形成爪形手。
检查时可见肱骨内上髁或其后方压痛,尺神经沟处tinel征阳性,表现为在肘管上、下各2cm处轻轻叩击尺神经疼痛可放射到环指、小指。有的患者屈肘时可扪及尺神经前脱位,但并非所有尺神经前脱位的患者都有症状。两点间距离辨别力减弱或消失通常为最早表现。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抓捏无力、夹纸力减弱,小鱼际肌及骨间肌萎缩,爪形手。
并发症:可并发迟发性尺神经炎。
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的症状体征,Tinel征阳性,肌电图检查及X线片检查,能够确立诊断。
鉴别诊断:需与肘管综合征鉴别的疾病很多包括其他部位的尺神经卡压、全身性疾病及肉芽肿样疾病,如颈椎病(神经根型)、胸廓出口综合征、糖尿病、麻风肘关节结核等。
1.颈椎病(神经根型)低位颈神经根卡压极易与本病相混淆,但颈椎病的疼痛、麻木以颈肩背部为主,疼痛向上臂及前臂内侧放射,椎间孔挤压试验多能诱发疼痛。另外,颈椎X线片及CT片上可见相应椎间隙狭窄、骨赘增生等改变。
2.Guyon管综合征为尺神经的手掌支在腕部的Guyon管受压引起,表现为小鱼际肌、骨间肌蚓状肌萎缩,爪形手,但支配小指短展肌的肌支多在Guyon管近侧发出,故功能多正常,部分患者尺神经手掌支的浅支也不受累而无手部感觉障碍。
3.胸廓出口综合征前已述之。
4.麻风尺神经多受累,尺神经异常粗大,手部感觉障碍区不出汗。
检查:肌电图检查对尺神经卡压的具体部位没有确定或诊断不清楚的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查是有帮助的,可表现为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尺神经支配的肌肉有失神经的自发电位出现。
电生理改变:尺神经肘部病变临床表现和臂丛下干、C8~T1神经根损害相似,仅依据临床表现难以鉴别,而神经传导和肌电图对尺神经病变定位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感觉传导示小指、无名指SNAP波幅降低,在臂丛下干、内侧束损害时也会出现同样改变。运动传导在小指展肌记录,可见CMAP波幅降低,肘上-肘下节段传导速度减慢,波幅下降,肌电图示小指展肌、第4、5指深屈肌失神经支配,但临床发现,尺侧腕屈肌肌电图多表现为正常。同时要检查臂丛下干及C8~T1神经根所支配的其他肌肉以排除神经根和臂丛下干损害。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肘部尺神经损害为髓鞘脱失,而无轴索变性,则仅有局部传导速度减慢和传导阻滞,而肌电图检查正常。
2.X线片可发现肘关节周围的骨性改变。应对怀疑或诊断为肘管综合征的患者常规应用。
治疗1.保守治疗适用于患病的早期、症状较轻者。可调整臂部的姿势、防止肘关节长时间过度屈曲,避免枕肘睡眠,带护肘。非类固醇抗炎镇痛药物偶尔可缓解疼痛与麻木,但不提倡肘管内类固醇激素封闭。
2.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4-6周无效或有手内在肌萎缩的患者。手术的方法可分为局部减压和神经前植两大类。局部减压分肘管原位切开减压和内上髁切除,因分别有尺神经前脱位、术后复发肘关节不稳等缺点现已很少应用。尺神经前植包括皮下肌间、肌下前植三种。肌间前植因术后并发症少而应用最为广泛。
一手术方法大致有三类
(一)肘管切开术:肘管切开,将尺侧腕屈肌两个头之间的腱膜组织切开,尺神经不前置。
(二)尺神经前置术:在肘管切开术的基础上把尺神经前置。根据前置的部位又分为:
1皮下前置术
2肌肉内前置术
3肌肉下前置术
(三)内上髁切除术
在上述三类手术的基础上,不少作者对神经内疤痕形成、或神经外膜增厚的病例同时作神经束间松解术。
二手术必须注意的细节
1皮肤切口应以肱骨内上髁后1.5厘米为中心纵行切开,切口12-15厘米,避免损伤前臂内侧皮神经。
2切断或切除肱骨内上髁近端5-8厘米一段内侧肌间隔,防止前置神经被被其锐性卡压。
3神经游离要适当,尽量保留神经伴行血管。
4皮下前置时,深筋膜应与皮下悬吊数针,以免尺神经滑回肘管。
5肌肉下前置时,避免损伤正中神经及旋前圆肌肌支。
6在止血带下手术,缝合前严密止血,可在神经周围注入醋酸可的松5毫升或曲安缩松20毫克。
7肘部有疤痕或曾做过手术,不要在肘部直接寻找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