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多发性神经炎 > 疾病知识 > 沙利度胺与海豹肢畸形
沙利度胺与海豹肢畸形
医院订阅哦!
沙利度胺于年首先在西德上市。因它能用于治疗妊娠反应,迅速风行于欧洲、亚洲、澳洲、北美(不包括美国)、拉丁美洲的17个国家。年以后,这些国家忽然发现许多新生婴儿的上肢、下肢特别短,甚至没有臂部和腿部、手和脚直接连在身体上,有的儿童还有心脏和消化道的畸形,多发性神经炎等。
经过长期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和动物实验,证明这种“海豹肢畸形”是由于患儿的母亲在妊娠期间服用沙利度胺所引起。仅当时的西德就有到例,日本约例。另外,多发性神经炎约例。
另一方面,有些国家的药品管理制度比较严格,美国、法国、当时的捷克和东德等国没有批准沙利度胺在本国销售,就没有发生大规格不良反应的流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药物不良反应到新药发现
沙利度胺(Thalidomide)即反应停,年首先由西德一家制药公司合成,年进入临床并在市场试销,年获西德专利,用于治疗早孕期间的孕吐反应。该药有很好的止吐作用,对孕妇无明显毒副作用,相继在51个国家获准销售。年12月,西德儿科医生Weidenbach首先报告了一例女婴的罕见畸形,婴儿没有臂和腿,手和脚直接连在身体上,很像海豹的肢体,故称为海豹儿。随后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报告了海豹胎1万余例,各个国家畸形儿的发生率与同期反应停的销售量呈正相关。只有美国,由于官方采取了谨慎态度,没有引进这种药,因此,除自己从国外带入服用者造成数例畸胎外,基本没有发生这样病例。反应停所造成的胎儿畸形,成为20世纪最大的药物导致先天畸形的灾难性事件,至今仍有法律纠纷。反应停是第一个被明确为人类致畸的药物。此后全世界进行了大规模的药物致畸的研究,结果发现了不少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致畸作用。
通过对数十种不同种属动物进行的致畸试验表明,反应停对大约15个种属的动物有不同程度的致畸作用,并且致畸作用有明显的种属差异。药理学研究表明沙利度胺显示出具有免疫调节活性,抑制TNF-α合成并在麻风性结节性红斑(ENL)的治疗中展示效力。研究者提出沙利度胺造成的异常肢体发育源于其抗血管生成特性的设想,并随后证明沙利度胺具有抑制碱性成纤维细胞增长因子(bFGF)介导的血管生成以及对T细胞共激活的活性。由于它的这些作用,沙利度胺现在被认定为免疫调节药物。
另外,由于其免疫调节以及抑制血管生成作用,沙利度胺和dexamethasone合用成为了多发性骨髓瘤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反应率达60%到70%。沙利度胺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治疗作用与它的抗血管生成特性有关。对沙利度胺进行改造得到了第二代免疫调节剂Lenalidomide其显示了更高的抑制TNF-α和T细胞共激活作用、通过诱导调亡直接抗肿瘤并且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中也显示很高活性。
沙利度胺曾为千百万家庭带来不可磨灭创伤,如今却在疾病治疗中被寄予厚望。这是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机制深入研究,对这种机制给予合理应用的成功范例。不良反应的发生,往往是物质活性体现的另一种途径,对其深入研究往往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资料来源:mmxx19的博客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治白癜风济南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