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多发性神经炎 > 临床体现 > 科普糖尿病真的可以逆转吗答案在这里
科普糖尿病真的可以逆转吗答案在这里
北京重点痤疮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78725.html
糖尿病科普
1.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
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糖尿病的十个症状
1、全身无力
即使没有会使身体疲劳的工作或锻炼,糖友们无论如何休息都会感到虚弱和疲劳。还会出现腰膝酸痛和下肢无力的情况,爬楼梯时尤为严重。
2、排尿困难
大多数男性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排尿困难的情况。
3、视力下降
当视力下降、视力模糊、眼睛疲劳等情况发生时,应注意糖尿病可能在“捣乱”了。
4、手脚麻木
当你出现手脚麻木的情况,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末梢神经炎。
5、皮肤瘙痒
糖尿病还会导致严重的皮肤瘙痒,尤其是在晚上,有时甚至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
6、尿路感染
糖尿病患者的尿路感染不同于正常的尿路感染。前者由尿路引起,而后者感染通常来自肾脏。除此之外,由糖尿病引起的尿路感染,还会比正常的尿路感染消除的时间慢。
7、口腔等表皮疾病
当您长期感到口干、口渴、口腔灼热感以及牙龈出血和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并难以治愈时,您很可能患有糖尿病。
8、男性性能力降低
糖尿病也可能降低男性性功能并导致性功能障碍。
9、不合理的体重减轻
在正常饮食和不减肥的情况下,人们发现体重突然下降,而且很明显,糖尿病可能已经发展了。
10、便秘和腹泻
糖尿病也会影响内脏的神经,从而导致胃肠功能障碍。常见症状为便秘和腹泻,且症状难以消失。
如果你有上述症状之一,医院检查,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只有当疾病没有迅速发展时,治愈的可能性才会增加。
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每10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往往饱受并发症之苦,每个患者都想按下糖尿病发展的暂停键。
有没有办法能使糖尿病发展的脚步变慢?有没有措施能帮助患者远离并发症?有没有机会能跟糖尿病和平共处甚至找到逆转的节点呢?
其实糖尿病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逆转的。
怎样理解糖尿病的逆转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至今仍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无法治愈。所以,如果患者被确诊为糖尿病,理论上讲,是不可能逆转的。
但是,可以采取有效措施,使糖尿病高危人群延缓发病时间,甚至终身不发病;也可以使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延迟并发症的发病时间,甚至终身远离并发症。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对早期、高体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强化饮食干预,在体重明显改善后,代谢指标(包括血糖等)可以逐步恢复正常,病情达到临床缓解状态,甚至部分患者可以多年不需要用降糖药。
从上述意义来说,我们就实现了糖尿病的部分“逆转”,从而使患者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因此“糖尿病逆转”的研究也日益得到学者们的重视。
避免糖尿病的诱发因素
一般来说,糖尿病有8种病理生理机制,其中,主要核心病理机制有两个。
一个是胰岛细胞功能的缺陷或者下降,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缺乏,临床上常见于1型糖尿病;
另一个就是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的工作效率降低,也可以理解为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在临床上主要见于2型糖尿病。
我国糖尿病患病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接近90%,1型糖尿病约占5%。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虽然很复杂,但是所幸,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诱发因素还是比较清楚的。
例如,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同时不爱运动;肥胖;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和生活规律;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β细胞功能越来越差,胰岛素抵抗越来越重。
这些诱发因素中有一些是无法控制的,如年龄和遗传因素,但是也有很多因素是可以干预和控制的,如不良生活方式。“管住嘴、迈开腿”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糖尿病,甚至逆转早期的糖尿病。
别小看对诱发因素的干预控制。如果有效控制,效果是很神奇的。
经常有人问:“有糖尿病家族史就一定会得糖尿病吗?”
美国的Pima印第安人,应该说是我们现代人类族群中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的。但是相同的种族中,美国的印第安人比墨西哥的印第安人患病率要高得多。为什么呢?因为生活环境不一样。墨西哥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更为健康,因此当地印第安人的糖尿病患病率相对更低。
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如果想要“逆转”,先要从改变生活方式入手避免诱因。
莫要放过“逆转”关键期
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就好像医生在救援落水的人,不断有人落水,根本不能救完。真正有效解决糖尿病的问题,应该高筑堤坝,让人们不再“落水”。
这里就要提到一个救援“落水者”的关键阶段: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人群还不能算是糖尿病患者,但是血糖要比一般人群高。如果这个时候进行干预,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糖尿病前期人群一般不用吃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多数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
一部分新发的、糖尿病病程不长的已确诊患者,特别是肥胖人群,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预,尤其是体重减轻后,糖尿病病情随之消失。有些患者甚至能把胰岛素和降糖药都停掉,并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40岁以上人群最好每年进行糖尿病筛查,尽早发现糖尿病前期,尽早干预。这种干预可以达到真正的逆转糖尿病。即使控制不住最终确诊为糖尿病,这些干预对患者后期的糖尿病治疗和管理也会很有意义。
除了要抓住糖尿病前期这个关键节点,另外一个重要节点就是要敏锐地早期识别糖尿病。
通常我们说“三多一少”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三多”是指多饮、多食、多尿,“一少”是指体重减少。但很多患者并没有“三多一少”的表现,而是通过查体发现自己患上了糖尿病。
另外,还要警惕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异常现象,比如伤口不易愈合,身上经常长疖子等。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如果医院进行糖尿病筛查。
极个别的糖尿病患者早期表现出低血糖反应,也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怎么吃能“逆转”糖尿病
我们常说,糖尿病是吃出来的疾病,不无道理。但是,不要把饮食视作洪水猛兽,一旦患病就什么都不敢吃了。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一样,需要各种营养成分,食物要多样化,日常许多食物都可以吃,但是总量一定要控制住。
除了饮食中最主要的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水、维生素外,膳食纤维也很重要。
可溶性膳食纤维不能被身体直接消化,但是能促进我们的肠道微生态平衡。肠道内的益生菌需要这些膳食纤维。它们可以把膳食纤维分解成身体需要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短链脂肪酸,用以调节身体的健康状态。这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很重要。
膳食纤维对糖尿病患者有益,也并不是说吃得越多越好。我们主张食物多样化,营养要均衡。比如粗粮对餐后血糖的升高影响较小,但不是说顿顿要吃粗粮,细米、白面就不能吃了。
特别是消化吸收功能比较差的老年患者,饮食选择上还要照顾好自己的胃肠道,根据自身情况,粗细搭配。
糖尿病患者早餐后的血糖是全天血糖控制中最难的。我们可以在早上摄入全天热量的1/5左右,但是吃一些相对优质的食物。
很多患者还有一个饮食误区,认为吃糖多导致患上糖尿病,所以对糖和主食控制得很严格。
其实,有时油脂对患者的打击比糖类更严重。有些患者明明晚上没有吃主食,但血糖仍很高。仔细一问才知道,他晚上吃了很多瓜子和花生等油脂含量丰富的食物。所以,控制一天摄入的总热量,才是最重要的。
延长并发症发病时间
也是一种“逆转”
我们都知道,真正可怕的不是糖尿病,而是糖尿病并发症。
今年是胰岛素问世第年。在年之前,糖尿病没有任何治疗手段。患者只能依靠饥饿疗法来控制病情。多数患者最终因营养不良和急性并发症而死去。
年和年,美国和英国分别完成了两个里程碑意义的研究,结果显示,无论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严格的血糖控制可以明显减少慢性并发症的风险。
所以,虽然目前我们还没有根治糖尿病的办法,但是有非常多有效控制高血糖的方法。大部分患者长期严格地控制好血糖,完全可以保持跟正常人一样的生活质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延长并发症的发病时间,也是一种糖尿病治疗的“逆转”。
“治愈”和“逆转”到底有什么不同?
目前医学界还没有对逆转,有一个公认的准确定义。
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讲,糖尿病逆转,是指在没有应用降糖药的前提下,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进行OGTT试验提示糖代谢与胰岛功能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通俗点来说,就是不吃降糖药,不打胰岛素,只要通过控制饮食等生活方式的干预,血糖就可以保持在正常值上。但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逆转不等于根治!
即便是实现逆转的2型糖尿病人,也不能跟正常人一样,想吃蛋糕就吃,想喝甜饮就来上几杯。
而治愈:是指医生在经过各种的治疗以后,将患者的疾病原因彻底的清除,让患者回到患病前的状态。
就糖尿病而言,治愈就是指不但不用服用降糖药,而且即便是胡吃海喝,蛋糕、饮料、烧烤撸串,血糖依旧能保持正常。
只有达到这种状态,才能被称为“治愈”。
总的来说就是,在当下,糖尿病依旧是无法彻底“治愈”的,但能够通过对生活方式的管理“逆转”,达到不打针不吃药,还能控制好血糖的效果。
而且,只要能坚持这样健康的生活习惯,不止是糖尿病,许多“生活病”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来源:健康中国)
热文推荐点击图片跳转阅读
特别提示
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