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多发性神经炎 > 临床体现 > 推广血塞通软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推广血塞通软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我院于年9月~年11月,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软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30例,并与西药甲钴胺对照组30例进行随机对照,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来自我院门诊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43~68岁,平均(57.0±7.8)岁;糖尿病病程6~20年,平均(10.3~7.8)年;DPN病程2~8年,平均(5.1±1.3)年。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41~67岁,平均(56.0±8.0)岁;糖尿病病程7~19年,平均(11.2~7.9)年;DPN病程2~7年,平均(5.0±1.2)年。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符合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且具有肢体麻木、针刺样疼痛、感觉异常、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无力、萎缩等任一项症状或体征。
1.3排除标准年龄70岁或18岁,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未按规定坚持用药者,或加用其他药物,影响药物疗效评价者。
1.4治疗方法给予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将患者血糖控制在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以下,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高粘血症者,给予降压,调脂、降粘等治疗,将血压、血脂、血液粘度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日本卫材株式会社生产),每次μg,每天3次。
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血塞通软胶囊(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Z,每粒mg)2粒,每天2次口服。连续服用4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评定临床疗效,服药期间停用维生素及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其他对DNP疗效有影响的药物。
1.5观察指标及方法观察项目: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神经体征及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
1.6统计学方法两组间临床症状及体征疗效比较用x2检验,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比较用t检验。
2结果2.1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四肢末端偶有麻木感;有效:四肢感觉障碍及麻、痛、凉、热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神经体征疗效评定标准参考北京弥可保临床观察组方案略加修改。腱反射:治疗后较治疗前改善1级以上为改善,否则无效。
3讨论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及致残率高,患者痛苦大,临床疗效差。目前认为,DPN发病与糖,脂代谢紊乱,微血管病变,自身免疫,神经激素,营养因子缺乏有关。其病理改变以阶段性脱髓鞘为主,轴索再生能力受损,一般感觉神经受损较早。高血糖是糖尿病微循环改变的始动因子,微循环异常是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常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采用控制血糖、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神经营养药物、醛糖还原抑制剂等,即便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对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仍欠佳。
中医将其归属于“痹证”、“痿证”范畴,病机为气血不畅,脉络痹阻。《诊治要诀》有“三消久之精血既亏或目无见或手足偏废如疾,非风也”的记载。它是由消渴病迁延日久,致气血俱伤,气虚推动无力,血虚筋脉失养,瘀血、痰浊阻于脉络而出现四肢麻木、疼痛、痿弱无力。甲钴胺可促进神经细胞内核酸、蛋白质和脂质的形成,从而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促进髓鞘形成和轴突再生,但其不能改善神经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
血塞通软胶囊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甙和黄酮类物质,三七总甙具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粘度,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神经组织血流量的作用,从而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的缺血缺氧状态,且服药方便,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来源:光明中医)
北京治白癜风的价格北京专业白癜风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