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多发性神经炎 > 预防治疗 > 丽江市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在
丽江市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在
今日,丽江市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活动于上午9点30分在丽江师专体育馆举行。
丽江市副市长李建英首先对今日主题进行讲话
随后我校校长张洪波教授对大学生这样的特殊人群该怎样认识和预防艾滋病等话题进行一系列讲话。
讲话结束后,参加活动的领导、来宾、师生一起进入签名环节,签名过后围绕“艾滋病”开展了咨询活动并组织各位来宾、师生观看禁毒、防艾等内容展板
活动最后一项由丽江中心血站展开献血活动后圆满结束。本次参加活动的人员有市各部医院、市卫生计生监督局、市疾控中心、市中心血站、市健康教育所部分工作人员、我校今日上午无课程安排的师生和新闻媒体记者共余人。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提高了大家对艾滋病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大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远离毒品,预防艾滋,人人有责。
那么,目前我国艾滋病疫情是怎样的?
年,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防治亲善大使彭丽媛与艾滋病患儿们一起拍摄了公益短片《永远在一起》,短片温暖催泪,感人极了。
反歧视公益短片《永远在一起》
牵手会感染艾滋吗?拥抱会感染艾滋吗?一起吃饭会感染艾滋吗?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让我们随着彭妈妈一起走进艾滋患者的世界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止年底已有万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原因。据《人民日报》报道称,年到年,我国15~24岁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净年均增长率达35%,且65%的学生感染发生在18~22岁的大学期间。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报告存活艾滋病感染者65.4万人。疫情分析显示,我国的艾滋病疫情总体呈现低流行态势,但局部地区和重点人群疫情严重的特点。今年1至9月,新诊断发现艾滋病感染者9万6千多人,检测结果全人群报告感染率为万分之五,有5个省份万分之十,23个省份低于万分之五。
然而,虽然近年来针对艾滋病的常识宣传在不断深入,但从年艾滋病第一次出现开始,世人对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误解和恐惧就从未停止。艾滋病的形象被严重妖魔化。一些误解,让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受到来自社会的歧视和孤立。今天,带您重新认识艾滋病——
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致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彻底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艾滋病的全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艾滋病英文名的缩写。艾滋病是译音。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不断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艾滋病的危害1.对患者自身的危害: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未能及时诊治,及病毒耐药或药物的副作用等原因,而致残,是甚至死亡的。同时由于广大的社会人群对艾滋病的不了解,而对感染者产生的歧视和排斥,也给感染者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
2.对他人的危害:感染者无保护性措施的性行为、多个性伴、共用针具静脉吸毒及经过母婴途径等可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3.对家庭及社会的危害:虽然我国早已实施对HIV感染者“四免一关怀”的政策,但晚期并发症的治疗仍可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还有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窗口期”是怎么一回事?人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一般需要2周时间才能逐渐产生病毒抗体。
“窗口期”是指从人体感染艾滋病毒后到外周血液中能够检测出病毒抗体的这段时间,一般为2周—3个月。在这段时间内,血液中检测不到病毒抗体,但是人体具有传染性。只有等到“窗口期”过后,血液中才会有足够数量的艾滋病毒抗体可以检测出来。
但是不能忽视的是,不同个体对艾滋病毒的免疫反应不一,抗体出现的时间也不一致,尤其对近期具有高危行为的人,一次实验结果阴性不能轻易排出感染,应隔2—3个月再检查一次。
艾滋病病人的临床症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般没有症状,可以照常工作、学习。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病即成为艾滋病病人,常常伴有低热、腹泻等症状,或有合并感染等病症。此时,需要遵从医嘱对症处理。同时,注意让病人得到良好的休息并增加营养。
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以下几种:
*原因不明的呼吸道感染症状,常见有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个别有头痛、皮疹、脑膜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等症状。
*持续性原因不明的广泛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直径大于1厘米),常见于颈、腋及枕部等,以及肝、脾肿大。
*持续不规则低热超过一个月。
*慢性腹泻每日超过4~5次,3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10%。
*合有口腔念珠菌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弓形体病、隐球菌脑膜炎、进展迅速的活动性肺结核、皮肤粘膜的卡波氏肉瘤和淋巴瘤等。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
1.行为: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
2.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
3.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
4.血液及血制品(包括人工受精、皮肤移植和器官移植)。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高危人群包括:男性同性恋者、静脉吸毒者、与HIV携带者经常有性接触者、经常输血及血制品者和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儿。
如何预防艾滋病1.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
2.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5.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6.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有关艾滋病的误区
对于艾滋病的误解,早些年主要是集中在转播途径上,比如说拥抱啊亲吻是不是会感染艾滋病。但是近些年随着媒体的大肆报道,有一些新的误解渐渐产生:
1、“艾滋病的早期症状”
曾经有一度在媒体上传播如果感染了HIV病毒,就会在感染的早期有一系列的类似感冒的症状。感染了HIV是不可以从症状上去监测,必须要经过专门的检查。过分的强调所谓的“早期症状”会让人对艾滋病的感染过程造成误解,以及给病患或者是正常人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2、如果感染了也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检查与不检查根本没有区别
一些特殊工作行业的人拒绝接受检查,是因为觉得查了也是死,不如不查,让自己活的开心。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目前我们对艾滋病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面已经有一定的效果,所以尽早检测,积极的接受治疗才是正确的方法。
3、使用安全套的性行为是不会感染艾滋的
没有任何研究表明,安全套可以百分之百的阻断艾滋病的传播。
4、艾滋病人之间性行为不需要保护措施
HIV病毒的类型多,变异情况复杂,就算同是感染了HIV病毒的两个人,也不能保证是相同背景的病毒,如果病毒交叉感染,可能对治疗带来挑战。
5、日常接触会感染艾滋
没有报道显示正常的拥抱握手是会导致HIV病毒的传播的。
6、艾滋病患者身体骨瘦如柴、残败不堪?大多活不了多久?
艾滋病患者很长一个阶段没有症状,而且现有医疗水平可以极大延长生命。
艾滋病患者感染后,会有以下三个阶段:
①急性期:艾滋病感染者感染艾滋病后,几周内只会出现一些类似感冒的症状例如发烧咽痛、头晕无力、关节疼痛或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②潜伏期:在这个阶段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正常人无异,只是体液内会携带HIV病毒。病毒潜伏的时间一般在7-10年左右,甚至有些携带者可以长达12年不发病。
③发病期:在这个阶段,艾滋病携带者才真正发展成艾滋病患者,出现由免疫系统缺陷导致的各种并发症。
7、艾滋病人“扎针”、“往食物里滴血”报复社会?
首先,在食物中滴血传染的言论纯属谣传,因为在自然界环境中HIV病毒可是娇弱得很!热菜的高温可以轻易杀灭它,而凉拌菜中的酱油醋辣椒和蒜泥对它也并不友好,所以担心被传染不敢出门吃饭的小伙伴们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
其次,虽然被艾滋病病人用过的注射器刺中确实有可能传染艾滋病,但小伙伴们也不必太过惊慌,因为这种途径感染艾滋病的几率只有0.33%,是极小的。
未知让我们对艾滋病充满恐惧,恐惧又产生敌意和歧视。因此想要真正消灭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这些不为人知的艾滋病真相,我们有责任了解更多。来源于网络
稻梦团队激情认真执着创新大胆校园新媒体编辑:普柯宇文案:刀美花
图片:张艳审核:王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