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多发性神经炎 > 饮食调养 > 恐怖贵州一男子头晕恶心呕吐肢体麻
恐怖贵州一男子头晕恶心呕吐肢体麻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ww.baidianfeng51.cn/m/
许多人为了养生保健,会在家自制药酒,可是你做的药酒真的安全吗?
“医生,我今天误喝了点药酒,现在浑身难受!”9日下午,家住贵阳市二戈寨的王师傅在朋友家喝了几口药酒后,突然出现浑身难受症状,后前往贵阳市六医救治,医生检查发现,导致王师傅浑身难受的“罪魁祸首”竟然是酒里含有的乌头碱。
当天中午,王师傅前往朋友家帮忙搬家。空闲时,他小酌了朋友自制的一瓶药酒。没想到,喝下药酒没多久,王师傅便慢慢的感觉身体开始不舒服,先是感觉头晕、恶心、呕吐,接着肢体麻木。
意识到不对劲后,当天下午五点过,朋友及家人赶紧扶着王师傅前往六医急诊科进行救治。医生了解情况后,立即予催吐洗胃,因病情危重,后转入内二科继续治疗。
当时,内二科值班医生王义丽一边实施抢救,一边观察患者,并予持续吸氧,持续心电监护、补液、利尿、营养心肌等治疗,防止毒物继续吸收及加速毒物排泄,经过积极的抢救,患者情况较之前稍好转。
(网络配图)
事后,医生王义丽了解到,王师傅喝的自制药酒里含有乌头碱,其乌头碱是一种有毒物质,它可以使迷走神经兴奋,对周围神经损害,中毒症状以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症状。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口舌及四肢麻木,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全身紧束感等,严重还会引起各心律失常,损害心肌。
王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家庭、个人不要擅自加工含有乌头碱的中草药物,因个体差异,体质不同,耐药能力不一样,老年人及体弱者,肝肾功能不全者易中毒。使用时最好是询问医生遵医嘱用药,绝不可泡酒饮用。
自制药酒要注意什么?
(网络配图)
自制药酒选材安全第一
从药店购买饮片自制药酒的一般是补益类和祛风湿类的。选用的饮片大多为人参、黄芪、枸杞子、鹿茸、天麻、杜仲、蛤蚧、海马、海龙、肉苁蓉等等,这类饮片只要是在中医的指导下,对症下药,用量控制在安全剂量内一般不会出现问题。
如果自制药酒,私自购买如马钱子、川乌、草乌、附子等,特别是生品,就很危险。在正常渠道购买的,也就是在药店购买的这类饮片,都经过了安全处理,毒性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正常用量相对来说很安全。
如果顾客私自采集野生的有毒药材,还有生的没有经过加工炮制的马钱子、川乌、草乌、白附子、半夏、天南星、蜈蚣、蝎子、蟾酥、毒蛇(眼镜蛇、五步蛇等)、斑蝥、水蛭等非常危险。所以,药店饮片调剂员接待自己配制药酒的顾客时,一定要提醒顾客安全第一。
(网络配图)
内服和外用药酒要贴好标识分别储存
前文提到的药酒一般是补益类和祛风湿类,补益类口服多一些,祛风湿类有的制成外用的搽剂,如雷公藤药酒。外用药酒一般来说用的饮片毒性大一些,如果口服了外用药酒,轻者引起不适,重者就会中毒。
所以饮片调剂员要提醒顾客,自制药酒的时候一定要贴好标签,注明名称、泡制日期,如果是外用的药酒,最好与口服的药酒分开储存。
自制药酒常见误区
误区一:用什么酒均可
(网络配图)
炮制药酒一般采用含酒精量在50-60度的优质白酒较为适合,这样的酒在浸泡的过程中能在很大程度上杀灭中药材中黏附的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寄生虫,使之能在安全的条件下饮用。如果酒的浓度过低,不利于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从而影响治疗和保健效果。另外,酒的浓度过低,也不利于保存。而使用高浓度的白酒,即使药材中含有少量水分,炮制出来的药酒也不容易变质。
不善于饮酒的人可以在浸泡高度酒1周后兑入30度左右的低度酒,以降低药酒浓度。凡用蛇、蛤蚧等动物浸泡的药酒,均应先用高度酒,1周后再适量兑入低度酒。工业酒精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绝对不可贪图价格便宜而用来浸泡饮用的药酒,以免引起严重的中毒。
误区二:只要是中药就能泡药酒
(网络配图)
中药材类别很多,有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等,但并不是所有的药材都适合浸泡药酒,如矿物类药物,其有效成分就很难用酒浸泡出来。同时,部分矿物药还含有有毒成分,如含汞、砷、铬、铅等的矿物药均不宜用来浸酒。
此外,如选用毒蛇来浸泡药酒,则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用。蛇不能随意用来泡酒,一般认为,五步蛇、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等毒蛇在浸泡前应去头,否则极易造成人体中毒。需要强调的是,浸酒药材一定要选用正宗的道地药材,切忌贪图便宜购买伪劣药材。
误区三:药材直接放入酒中
一般说来,凡在中药店发售的中药都已经过炮制、加工,用其浸泡药酒时不必再清洗。但如果是原药材,则需注意清洁卫生,防止污染,尤其避免掺入有毒的物品。
(网络配图)
动物药宜去除内脏及污物,清水洗净,用火炉或烤箱烘烤,使之散发出微微的香味。烘烤不仅可除去水分,还可以达到灭菌的效果,并可使有效成分更易溶于酒中,饮用起来也有香醇的感觉。
植物药则应最大限度地除去药材中的杂质、污泥。浸酒的药材应尽量保持干燥,才能保证药酒的效能。如果是新鲜的药材,则需要用水快速洗净、晾干后才可用来泡酒。
误区四:浓度越高越好
关于酒与药材的比例,一般认为药材吸水量高的,每克药材可用-0毫升酒,吸水量少的,每克药材用-毫升酒。同时,根茎类的药材可适当粉碎,这样可扩大药材与酒液的接触面,能促进扩散溶解,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容易渗出。但也不宜过细,否则可使大量细胞破坏,使细胞内的不溶物、黏液质进入酒液而阻碍有效成分的扩散与溶解。当然,具体的比例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必过分拘泥。
(网络配图)
误区五:泡酒方法及容器无所谓
炮制药酒有冷浸法、热浸法、煎煮法、酿酒法等多种方法。但其中以冷浸法最为简单实用,只要把药材浸在酒中即可,不需要特殊设备。此法尤其适宜于家庭自制药酒。用冷浸法炮制药酒,一般以带盖的陶器、瓷器或带塞的玻璃瓶等较为适宜。
避免使用铝、铜或其他金属器皿,同时,塑料制造的器皿也不宜使用,以免药材在浸泡的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使患者在饮用了含有毒物质的酒后,引起慢性中毒。
误区六:所有患者都能喝
由于药酒以酒泡制而成,对酒有禁忌的人同样不宜服用药酒,如肝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骨折、皮肤病患者,以及对酒精过敏的人和孕产妇等。只有正确、适量、合理饮用药酒,才能对身体有所裨益,如若乱服或无剂量限制,极易造成药物或酒精中毒,出现老年痴呆、智力减退、多发性神经炎等病症。
(网络配图)
误区七:浸泡时间越长越好
不少人认为,药酒要浸泡数月至1年以上,时间越长药效越好。但大多数医家认为,浸泡药酒的时间要根据药材的多少、气温的变化等多种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药酒浸泡的时间在15-30天。
同时,在药酒浸泡期间,需每日摇晃或搅拌一次,7天后改为每周搅拌一次。但有些药材结构比较致密,为了使有效成分充分浸泡出来,时间可稍长一点。
气温对药酒的浸泡有直接的影响,气温高则浸泡的时间短些,气温低则浸泡的时间长些。此外,如不考虑美观,可将药材切碎浸泡,这样也能使有效成分更快溶解。待药酒饮服90%后,可加酒再次浸泡。
(整理自:贵州都市报、中国药店、淄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