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多发性神经炎 > 饮食调养 > 震惊这种剧毒竟然可以治疗白血病慎用
震惊这种剧毒竟然可以治疗白血病慎用
在古装宫斗戏中,常听到这样一句台词:
“太后赐死,赐匕首一把,白绫一条,鹤顶红一瓶。”
所谓的鹤顶红其实就是砒霜。
砒霜,是一种为人所熟知的传统毒物,口服少量便会死亡。
但凡武侠小说、古装片,
似乎总是不愿意放过它,
这种神奇的毒药,
是各路奸诈小人居家旅行的必备之物。
砒霜是一种矿物毒药,是中国古代炼丹术士炼取所谓长生不老丹药的副产品。它的化学名称是三氧化二砷,是一种白色粉末状药物。
急性中毒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大便有时混有血液,四肢痛性痉挛,少尿无尿,昏迷抽搐呼吸麻痹而死亡。
长期少量摄入砒霜会导致慢性中毒,消化系统和肝肾受损,皮肤色素沉着角化过度,或疣状增生以及多发性周围神经炎,还会导致肺癌和皮肤癌。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却显示,
这种能使人一命呜呼的毒药
竟然能治白血病?!
白血病的可怕早已妇孺皆知。作为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白血病在40岁以下男性和20岁以下女性中,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居首。
在白血病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又被称作最为恶性的急性白血病类型,治疗病程非常短,若不治疗病人常于半年内死亡,非常危险。
当无数专家无计可施时,砒霜发挥了神奇的作用。
9月5日—6日在惠州举行的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披露:砒霜作为中医以毒攻毒的代表性药物,从其理念得到启发创造的中西医融合的疗法,最后竟可治愈90%这种最危险的白血病。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
毒药为何成为良药?项目组发现了用砒霜(三氧化二砷)制成的砷剂的直接药物靶点:它能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癌蛋白PML基因的一个分子结构域结合,使它发生构型变化,导致白血病细胞走向分化和凋亡。
专业术语什么的,吃瓜群众表示听不懂
你只需要记住一个词:“以毒攻毒”!
阅读延伸还有哪些毒药可以“以毒攻毒”?
马钱子毒毙李后主,活络又消肿相传,宋太宗赵光义就是用马钱子毒杀南唐后主李煜的。李煜服药后全身抽搐,最后头部与足部相接而死,状似牵机(古代织布机配件),死状极惨,因此后人也将马钱子称为牵机毒。
不过,马钱子也有好的一面,中医认为,它能消肿定痛、通络散结,对治疗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打损伤、痈疽肿痛有很好的效果,临床上常用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雷公藤一草能断肠,能疗皮肤伤民间传说,神农尝百草,但最终死于断肠草,但断肠草究竟为何物,却没有定论,各地的说法也不一样,雷公藤便是其中一种。
另一方面,经过医学验证,雷公藤能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对风湿痹痛、拘挛疼痛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麻风、湿疹、疥疮、腰带疮的治疗,甚至被赞为“皮科四味宝药”。
曼陀罗曾是蒙汗药,麻醉效果好曼陀罗便是蒙汗药的主要成分之一,因其可抑制汗腺和唾液腺分泌,妨碍人体出汗,故被形象地称为“蒙汗药”。
虽然曼陀罗给人留下的印象不好,但具有诸多优点。其花又名洋金花,味辛,性温,有毒,子与花皆可入药,可止咳平喘、止痛镇痉。它的主要成分是东莨菪碱,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常用作麻醉镇静,华佗的麻沸散和整骨麻药方等均以洋金花为主药。
乌头害关羽刮骨,可散寒止痛《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华佗为关公“刮骨疗毒”的故事,说的是关公右臂中了乌头毒箭,需要刮骨治疗。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华佗割开关公皮肉后,发现骨头已发青,就用刀刮骨,沙沙有声,而关公却无痛苦之色。除了关公的勇猛性情,乌头之毒可见一斑。
乌头味辛,性大热,有大毒,主要成分为乌头碱,服用超过5毫克就会导致心脏骤停而死亡。乌头一般分为草乌和川乌两类,草乌毒性更大。不过,乌头可以散寒止痛,祛风除湿,对风寒湿痹、寒疝作痛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温馨提示“毒药”切勿自行用
专家特别提醒,即使大家了解了这些“毒药”有治疗作用,但绝不能私自使用,或按他人经验用药。
首先,用药要辨证,药证要相合,不同体质、病因、症状,用药方法都不同。如煎服和入丸的剂量不同,有些可泡酒,但有些应坚决避免与酒共服。毒性大的药物应由医生和药师共同把关。
其次,服药必须讲究“度”,即使药物只存小毒,经过严格的炮制、配伍,并与病证相合,也不可长期吃,以免毒素堆积。这就要求患者要遵医嘱,医院复诊。
最后,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强这类药品的监管,不让它们轻易流入百姓人家,以免引发事故。
信息来源:南方日报、新浪健康
编辑整理:小智君
西安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哪个看白癜风的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