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多发性神经炎 > 疾病病因 > 家禽鸡鸭鹅缺乏B族维生素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家禽鸡鸭鹅缺乏B族维生素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广告合作、商务推广、禽病诊断、禽药批发、联系电话
缺乏维生素B1
长期饲喂缺维生素B1(VB1)的饲料,或饲料加热、碱处理时破坏了VB1,或肠道吸收不良时,均可引起本病。此时鸡外周神经、脑及脊髓的功能障碍,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病鸡食欲减退,肢腿无力,步态不稳。贫血和腹泻。成年鸡冠呈蓝色。随着疾病的发展,外周神经麻痹或多发性神经炎的症状逐渐明显,从脚趾的屈肌开始麻痹,然后向上扩展到腿,进而到翅、颈,致使患禽难以行动、不能栖床,常双腿屈曲*开,奔跑时不稳或摔倒在地,有的双翅下垂,甚至倒地不起。幼雏常把身体坐在自己屈曲的腿上,头向后背极度弯曲,而呈所谓的“观星”姿势(图3-40)。剖检,可见肾上腺皮质肥大(母鸡比公鸡明显),皮肤广泛水肿,生殖器官萎缩(睾丸比卵巢明显)。治疗时,在饲料中添加VB1制剂的同时,给有症状鸡肌注或皮下注射VB1针剂。
缺乏维生素B2
维生素B2在酵母、麸皮、米糠和谷子中的含量较高。日粮中缺少富含维生素B2的饲料及青饲料,或由于饲料被日光长久暴晒及碱性处理,而使其中的维生素B2遭到破坏等,都可引起本症。多发生于幼雏,发病后生长缓慢,消瘦衰弱,羽毛粗乱无光,绒毛很少,严重时贫血、下痢。特征性的症状是病鸡的趾爪向内蜷曲而两腿不能行走。强迫行走时,用飞节着地或一只脚跳、翅膀张开以保证身体的平衡,即使休息,也常以飞节着地。腿部肌肉萎缩、松弛,皮肤干燥、粗糙。严重的病鸡常将两腿*开,卧地。产蛋母鸡发生本症时,产蛋减少,蛋的孵化率降低。剖检时,坐骨神经和臂神经显著粗大变软,尤以坐骨神经明显(比正常粗4~5倍),胃肠粘膜萎缩,肠壁变薄,肠道内有多量泡沫状内容物。治疗时日粮中添加酵母片或动物性饲料,或将维生素B2制剂拌入日粮中给予,亦可用维生素B2制剂内服和注射(皮下或肌肉)。
缺乏维生素B11
维生素B11又称叶酸、叶精,其作用是促进新细胞的形成和红细胞、白细胞的成熟。叶酸在酵母粉及肝粉中非常丰富,在苜蓉粉、棉仁粉、小麦麸及青绿饲料中比较丰富,其它饲料中也都含有一些,但玉米中较贫乏。配合饲料中叶酸含量基本可以满足鸡的需要,一般不缺乏,也不宽裕,由多维素再补充一些比较可靠。只有优质多维素才含有叶酸。
1.症状:雏禽和青年禽缺乏叶酸时生长受阻,出现贫血,头颈部麻痹(抬头颈向前伸直下垂),喙触地,有色羽品种羽毛素不足,出现白羽等现象。叶酸缺乏还会使雏禽对胆碱的需要量增加,每公斤饲料含胆碱2克时仍感不足,以致引起骨粗短症。成年禽缺乏时酸时,产蛋率和蛋的孵化率均受影响。
2.防治:缺乏叶酸时,可通过多喂青绿饲料。选用含叶酸的多维素,有条件的喂些酵母粉、肝粉、鲜肝等来补充,效果较好。必要时可用叶酸治疗。每公斤饲料添加50毫克。
缺乏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几乎全部存在于动物性饲料中,植物性饲料几乎不含维生素B12。维生素B12是一种含钴化合物,可由肠道微生物合成,但含量不能满足大多数家禽的需要,尤其在缺钴地区。在大多数家禽日粮中,特别是雏鸡与种鸡饲料中应添加维生素B12。鸡粪是维生素B12的来源之一,故网上养鸡比地面养鸡更易出现维生素B12缺乏症。
1.症状与病变。雏鸡缺乏维生素B12时,表现羽毛不丰满、肾脏损害、血浆蛋白降低、血中非蛋白氮及葡萄糖含量升高,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当雏鸡同时缺乏胆碱和蛋氨酸时,可发生骨短粗病和脱腱症。成年鸡维生素B12缺乏时,表现产蛋量下降,种蛋的孵化率急剧下降,胚胎壳内死亡,死亡率以孵化的第17天左右最高。胚胎的主要病变为,胚胎形体变小、腿部肌肉萎缩、弥散性出血、骨短粗、水肿和脂肪肝。孵出的幼雏死亡率高。另外,母鸡还表现有肌胃炎症和体况下降。
2.防治。天然产品中的维生素B12都是来自微生物,含量最丰富的是发酵残渣。在饲料中补充鱼粉、肉屑、肝粉和酵母,或喂给氯化钴以及利用能合成维生素B12的微生物进行特殊发酵来补充。都可预防维生素B12缺乏症的发生。对病鸡肌注维生素B12制剂2微克/只,可提高产蛋孵化率。对种母鸡每千克饲料中加入4毫克维生素B12就能维持雏鸡的高出壳率。
北京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好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治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