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多发性神经炎 > 疾病病因 > 关于普通感冒发病机制的新思考
关于普通感冒发病机制的新思考
作者简介:刘佩军。硕士,医院康复科主任,长期从事神经内科、神经介入及神经康复医学科临床及带教工作。开展的“双腔三通引流技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为国内首创,荣获国家专利。
目前把受凉-抵抗力下降-病毒感染,看做是感冒的发病过程。然而,受凉后人可以很快感冒,人体抵抗力能很快降低吗?病毒会如此快速繁殖吗?自然界任何物质都会因温度而热胀冷缩,进化到最高等恒温动物的人,在受到寒冷刺激时不仅有“冷缩”反应,其自组织系统更有适应环境的生物反应,这是保证内环境稳定的必然要求。所以,感冒是人体对温度这样的物理刺激所表现的生理防御调节,而非病毒感染。感冒不需要抗病毒治疗,改善环境温度就可以缓解或终止感冒症状。生理调节过度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样可以自限而无需特别治疗。通过自组织系统辩证可知,感冒过程是机体对冷刺激的反应性调节,并且机体对过度炎热时同样会做出相应的应答,中暑正是这一反向调节过程,是自组织系统对热的应激反应。
人受凉后出现的喷嚏、咽喉疼、流涕、鼻塞、咳嗽、头痛、发烧等感染性症状[1],称为感冒。现代医学将感冒归结为“病毒”感染引起,是人体抵抗力下降,病源微生物趁机侵入、大量繁殖所致[2]。针对普通感冒的药物不计其数,多以减轻充血、抗过敏、止咳化痰及解热镇痛为主[3]。人们也使用抗菌、抗病毒药物治疗感冒,但大量研究表明,二者与安慰剂比较无明显差别[4]。现在大家都接受感冒早期不需要抗炎抗病毒治疗。人人都会感冒,大都与受凉有关,通过适当休息,即便不行特别治疗,大多数能够自愈。所以,又把感冒称作自限性疾病[5]。感冒虽能自愈,反复感冒却很容易引起像鼻炎、鼻窦炎、气管炎等疾病[6]。甚至连肺炎、心肌炎、肌炎、肠炎、肾炎、脑炎等更为严重的疾病,也往往由感冒引起。特别是一些体弱多病的老人、婴幼儿,常常会因为一次感冒引发或加重其它疾病,甚至导致死亡[7]。所以,感冒又号称为万病之源。显然,治疗这个“万病之源”,就可以控制由此所导致的各种临床疾病,特别是那些所谓的“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然而,至今并没有搞清感冒真正的发病机制,所谓“免疫力下降”之说在下面的分析中将予以排除。我们针对感冒的临床过程,利用机体的自组织系统[8],来分析自然界冷、热这对矛盾的主体,对肌体刺激所产生的生理反应,来探讨感冒的发病机制。
1对“感冒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几点疑问
大部分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9],人们从感冒的患者身上“发现”了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许多感冒病毒[10]。也明确了这些病毒感染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从上呼吸道的广泛上皮破坏到没有实质性的组织学改变[6-11]。多数情况下引起上呼吸道结构的血管扩张和分泌过多,结果导致鼻塞、流涕、咽喉不适、打喷嚏、咳嗽等临床表现。但是,将这些表现归结为病毒感染,是不是像在哥白尼之前人们总认为太阳在围绕地球转一样的错觉呢?误把寒冷刺激导致的机体生理反应所产生的活性代谢产物看成“病毒”了呢?
“病毒”是非细胞生物,靠细胞内寄生繁殖[12],体外环境存活时间有限,所以不可能从自然界中轻易获得病毒[13]。那么,病毒从何处得知一个人正在受凉,并可以入侵繁殖了呢?于是,人们就猜想病毒是寄生在人体细胞内的,在人“抵抗力下降”时,开始繁殖让人发病。
然而,寄生在体内的病毒平时为何不在细胞内繁殖?受凉时人的抵抗力真的会下降吗?人是最高等级的生物,在千百万年的进化中形成了一整套极其完备的生命防护机制。俞梦孙院士在关于《系统·生命·疾病·路线》一文中指出:生命是功能强大的自组织系统,人的自组织功能可概括为三个方面:①维持健康功能;②对环境变异适应的自组织性;③机体发生疾病时,自组织功能体现为祛除病痛的自修复力[8]。人的机体自组织系统有适应性也有应激性反应能力。在受到外来袭扰时会有各种反应来避免自身的伤害。从系统进化这种意义上来讲,生物在不利环境中反应是增强的。如:危机状态下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伤口感染时白细胞增多等等,都表明机体在不利环境下反应能力在增强。而唯独受凉时免疫力下降?人类进化唯独不提防病毒?显然,从生物系统进化及自组织系统的角度,用受凉时抵抗力下降来解读感冒过程是难以成立的。
普通感冒的临床过程可分为以下四期:①受凉期:受凉或寒冷刺激后出现寒冷的感觉;②反应期:鼻塞、打喷嚏、流清涕;③加重期:咽痛、咳嗽、发烧、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④演变期[14]。
任何病源微生物引发疾病都需要三个先决条件:一是病原体的毒力;二是病原体的数量;三是人体的抵抗能力。而感冒的受凉期和反应期症状往往非常快,可在几分钟内出现。比如,我们进入寒冷的环境会立即出现鼻塞,打喷嚏。如果你及时加衣保暖,症状随即缓解。这其间可能只有几分钟甚至是几秒钟的时间过程,病毒能如此快速繁殖?人免疫力能如此迅速降低到能满足上述三大要素?免疫力下降总会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受凉免疫力就完全没有了。
在如此短的过程中,人的抵抗力即使有所下降,也立即有病毒繁殖,但未必能达到足够的数量去破坏鼻腔黏膜,导致黏膜肿胀、分泌增加,引起鼻塞、喷嚏、流清涕?并且寄生病毒唯独喜欢鼻腔黏膜,其他腔器黏膜就不适合此病毒寄生和繁殖了吗?而且,如果病毒是在人抵抗力下降时繁殖,其数量应该是越来越多,随人的抵抗力越来越差,病毒会不断扩增,最终置人于死地的。可为什么感冒总是在其繁殖最旺盛的时期就开始转归、自限、自愈、自然停止繁殖了呢?人类为恒温动物,冷热只是机体对环境的主观感受,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细胞内的温度并不会有快速的明显变化,病毒即便存在,也是隐藏在细胞内,能感受到外界的温度变化吗?
如果说病毒在人抵抗力下降时趁机繁殖,那么,某些真正抵抗力不足的病人,如艾滋病患者,各类重症衰竭的患者,免疫力可谓很低了,可这些人并非总表现为感冒,即使感冒也还是由受凉诱发。从免疫力来讲,无血供的离体组织应该是最差的,然而,离体组织却要保存在寒冷的冰箱里。而且,温度越7低,组织被感染的机会越小。离体组织存在免疫力吗?显然,感冒是活体对“冷”刺激的生理反应,是有免疫能力的反应过程,而不是免疫低下等待病毒感染繁殖的过程。
显然,感冒并不能通过“受凉-免疫力下降-抵抗力下降-病毒繁殖-感冒”这个简单链条解答。那么,感冒应该是如何发生的呢?
2为什么说“感冒”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
假如感冒不是病毒感染引起,那么,下面三个问题需要回答:①感冒的所有症状应该如何解释[15]?②实验室里的多达余种的“感冒病毒”又是何物[16]?③疫苗接种为何可以预防感冒[17]?
2.1感冒发病的临床过程
受凉期:不同的人,体质不同,耐受寒冷刺激完全不同。体质好的耐受冷的程度强,时间更长。运动员在比赛间隙也要注意保暖,否则可随时感冒。而某些体质一般,但经常适应寒冷训练的人,却有较强承受寒冷的能力。感冒有时不一定与环境的绝对温度值相关,炎热的夏天只要过快改变环境温差,同样感冒。而且,从冷到热的环境,也会发生感冒,中医称其为“热感冒”。所以,温差是导致感冒的真正原因。那么,温差为何会导致感冒呢?这就是生物的适应性反应,也就是下面的反应期。
反应期:在温差变化的刺激下机体作出有效的生理反应。宇宙万物对于温度都存在热胀冷缩反应,生物体有更高级的生命反应机制,如调节反应。人类属于恒温动物,健康的机体对于环境温度的变化会作出相应的反应调节,以保证体内恒温。这是重要脏器在适当的温度下完成正常代谢的要求。所以,机体通过舒缩表皮血管,减少血流,限制热量散失,达到体内温度恒定。寒冷时,鼻腔为了保证吸入的气流温度不至于过低,通过收缩鼻腔、增加气道血流、分泌黏液、使进入肺部的气流温度适宜。这本身导致了黏膜充血、肿胀,表现为鼻塞、流清涕等症状,但其本质是限制了寒冷空气的吸入。此时,加强保暖,去除“冷”刺激因素,可迅速缓解充血反应。温开水,热水浴,良好的室温条件都有利于减轻反应,是有效的控制感冒症状的办法。感冒之所以不需要抗病毒治疗,是因为感冒并不存在病毒感染,通过温度的适度调节就可以缓解症状,正是证明一切源于“调节”二字。感冒通常在七天左右自愈,正是这七天的自我调节适应或纠正了不良环境反应。
加重期:感冒后及时消除寒冷刺激,加强保暖、热浴、热饮,或适当的药物治疗,可防止受凉期和反应期调节反应的进一步演化,症状也就局限于鼻腔或上呼吸道。如果环境因素不能及时有效改善,单纯鼻部的局部调节难以保障吸入气流温度,机体就需要动用更广泛的气道调节,咽、喉、气管就要以黏膜充血的方式参与进来,共同调节流过的低温气流。于是,充血和肿胀等症状延伸到咽喉部,表现为咽部、喉部、气管黏膜充血、肿胀、分泌增加,咳嗽症状应运而生。进一步发展,支气管、肺泡也会被纳入调节过程(图1)。这就是所谓的感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气管、支气管、甚至是肺炎了。由于呼吸系统必须不停地气体交换,所以,寒冷总是首先影响我们的呼吸系统。当呼吸系统不足以有效调控温度,就会动用全身的力量来调节。如:通过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提高黏膜下血流;通过寒战、肌肉收缩增加产热;脑对体温调定点放宽限制,强化产热,减少散热等等。由于体内多系统产热,结果是矫枉过正,出现全身发热反应。发热同样是保护反应,只是高热可能带来新的问题,诱发其他疾病发作。这也正是感冒为万病之源的原因。感冒是机体自我调节的过程,适当人体器官系统对冷热物理刺激反应的调节过程,适当休息更有利于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所以,休息是治疗感冒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冷导致感冒的生理过程,热同样可以导致机体适应性调节反应。“中暑”正好是肌体对过热环境的反向调节反应。在过度炎热的环境中,为了维护体内恒温,保证重要脏器处于适当的温度下工作,不得不扩张表皮血管,增加外周血流,开放汗腺,释放热量;收缩内脏血管,限制内脏血流,防止内脏过热。结果导致了水分蒸发,血液粘稠,脏器血流粘滞、受阻,出现脏器功能障碍。中暑患者的临床表现,正是这套生理调节机制的作用结果,与受凉形成显明的反向调节。或许在中暑的患者中也能找到另一类别的中暑相关“病毒”,或称之为“抗原”或“抗中暑病毒抗体”。
演变期:感冒症状与患者自身的体质状态关系密切。对于一个体质健康者来说,上述生理调节就是一次感冒的全过程。处理得当,感冒痊愈。处理不当,体内的调节紊乱,过度或反复调节就可以导致参与调节的细胞过度“疲劳”,细胞内功能因子消耗过度,导致细胞所在脏器功能损害。引发所谓的感冒诱发的病毒性炎症性疾病或免疫反应性疾病。小到鼻炎、咽炎;大到肺炎、心肌炎、肾炎、脑炎、肌炎、多发性神经炎等等。这些冠以“病毒性”的疾病都属于自限性疾病,都不需要特别的“抗炎”处理。如果把这些疾病看作是体内功能细胞过度劳累的结果,在细胞得到有效休息、自我补充后,就可以修复自愈。医生只需要做对症处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即可。这就是为什么这些疾病可以自限、自愈的原因。当然,自体调节的机能损害也可以非常严重,发展为真正的免疫功能缺损,甚至导致不可治愈性的损伤。在严重的机能障碍过程中,并发症也就伴随而来,导致了极其不良的后果。感冒过程中出现过度调节状态,细胞内大量物质消耗,功能衰退,免疫力才真正的下降了。各种病源微生物可于此时借机入袭,引发各种微生物感染。对于一个已有某些疾病的亚健康者来说,每一次感冒都可能会诱发原有疾病的症状加重。所以,人们总是把感冒看作是罪魁祸首,要积极预防感冒。
感冒的生理调节是生物的适应性调节。生物总是习惯于某一种适应了的环境状态,当突然改变这一状态时,生理机制就要参与适当地调整。
2.2现有多达余种的感冒病毒该是何物?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尽管我们拥有了电子显微镜,看到了“病毒颗粒”,但是,这些颗粒真的是“病毒”吗?其实,至今人们并不知道病毒是如何产生的,把这种颗粒称为病毒,是因为它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能复制、扩增、能破坏组织细胞,并由此致病。但我们同时知道,这种颗粒是基因片段,不离开细胞存活。那么,这些片段是否来自于细胞在机能调节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活性的生物因子呢?是拷贝了人类在特殊环境下才表现出生物活性的DNA片段呢?人类基因组研究发现,很多病毒基因与人类基因某些序列一致。目前只认识了很少一部分人类DNA的基因表达,很多DNA序列仍然没有被认识清楚。在异常冷或热的情况下,机体自组织系统激活某些处于休眠态的DNA序列,制造一些活性材料,补充一些刺激因子来加强人体的适应能力呢?这些材料正好复制出我们所看到的这些“病毒”颗粒呢?所以,这些“病毒”来源于正常人体DNA中的“隐形生产线”,是非常时期的特殊生理调节材料。一旦环境满足其复活的条件就开始生产,就像鸡蛋在常温下永远是鸡蛋,而在适当的温度下又会孵出小鸡一样。由于这些“产品”本身对肌体又是一个毒性刺激产物,其“毒性”刺激加强了黏膜的保护反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导致了不同节段DNA的复活,在细胞内制造出不同的蛋白质,这就出现了上述的多达余种的“感冒病毒”了。这就是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道理。
2.3疫苗接种预防感冒的机制
“病毒”是有活性的刺激因子,人体对任何刺激都将产生适应性反应。人体对冷刺激反应产生这类刺激因子,导致刺激症状。相反,少量的这类刺激“因子”刺激人体,又产生适应或脱敏反应。由于机体接种疫苗获得了这类因子的刺激过程,在某种“冷”环境下再次产生类似因子时,机体就不再产生过激刺激反应。人们在每次感冒恢复后总会有一段抗感冒的“免疫”期,这就是主动免疫的原理。所以,每一种疫苗只对某一种类型的感冒发挥短期的预防作用。之所以感冒类型繁多,是人体质不同,所处环境不同,自组织系统产生的应激反应不同,每次动员的反应系统未必完全一样,产生制造的感冒“病毒”也就随人、随时、随温度、湿度变化多种多样了。人体对冷的直接接触性训练为主动适应性反应,而疫苗接种为主动刺激的脱敏反应。对于脱敏了的机体,遇到相似的不利环境,反应不再如此激烈,感冒症状就不再明显,主动免疫也就起到了主动适应一样的预防效果。
4结语
年,Seyle在Canon内稳态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应激反应概念。他认为,当应激原(机体内、外环境变异)作用于内稳态特征的生命系统时,系统会引发出普遍性适应综合征[18]。俞梦孙院士把由机体内、外因素所致的应激反应分为三类:生理性应激反应;超负荷应激反应;衰竭性应激反应[8]。感冒缘于环境温度的变化所导致的机体生理调节反应,是一种适应性和保护性反射调节。早期的反应是一种增强反应,是生理性应激反应,而不是免疫力下降。后期因为过度调节导致消耗过多,体质下降,免疫力减弱,是超负荷应激反应,从而继发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过度调节的本身可能导致参与调节的组织、器官、细胞的功能损伤,是衰竭性应激反应,表现出各类所谓的免疫性疾病。这也正是很多免疫性疾病源于前期感冒的缘故。感冒病毒是否应该看作是目前所理解的病源微生物,值得更深入地研究思考,这必将导致我们重新认识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从而制定更有效的预防及治疗策略。特别是针对因感冒诱导的各类免疫性、难治性疾病,将是颠覆传统的思维概念。
[1]LizogubVG,RileyDS,HegerM.Efficacyofapelargoniumsidoidespreparationinpatientswiththe白癜风能治愈么白癜风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