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多发性神经炎 > 疾病知识 > 千古谜团风引汤
千古谜团风引汤
尤氏风引汤
风引汤原方
大黄、干姜、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牡蛎各二两,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
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
风引汤:除热瘫痫。(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三)。
……………………………………………………
从元代赵以德(年)开始至今,历代大家对本方方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临床大家仍用本方治疗中风、癫痫、头痛、脚气病等,但至今尚无让笔者较为满意的解释。
…………………………………………
对于脚气病,古代医家已有记载。笔者认为此方所治脚气病,应该是脚气性心脏病,且属于干性脚气病。
干性脚气病(dryberiberi)维生素B1缺乏引起,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炎症状为主,出现上行性周围神经炎,表现为指(趾)端麻木、肌肉酸痛、压痛,尤以腓肠肌为甚。膝跳反射在发病初期亢进,后期减弱甚至消失。向上发展累及腿伸屈肌、手臂肌群,而出现垂足、垂腕症状。
…………………………………………
笔者认为,本方主治:冲脉热盛扰神证。
风引者,被风引动,风为诱因,可为内风,亦可为外风。
风从何来?
冲脉热盛生风。
冲脉丽于阳明,故清冲脉之热,即清阳明之热。
热扰心神,金石重镇以安心神,但难以运化,需健脾阳,且清热之品多伤脾阳,故辅以温脾之药。
清泻阳明热逆:大黄、石膏、寒水石、滑石;
镇心以安神:紫石英、龙骨、牡蛎;
温脾阳,助药力,防伤脾:干姜、桂枝、甘草、赤石脂、白石脂。
历代医家误将方名之风与肝风联系,其实如果是肝风,必用白芍类滋养阴血之药以柔肝,但本方竟寒热分明,无一味滋养阴血之药,故不应从肝立论。
本方方义简明而实用的记忆法是:
清胃、镇心、温脾。
清泻阳明热逆:大黄、代赭石、石膏;
镇心以安神:紫石英、紫贝齿、龙骨、牡蛎;
温脾阳防金石伤脾:干姜、桂枝、甘草。
夹心火(如中风、更年期综合征):黄连、莲子心、淡竹叶、生地。
夹肝火(如中风、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偏头痛):白芍、黄芩、白菊花、钩藤、石决明。
夹痰(如癫痫):竹茹、竹沥、天竺黄、海蛤壳、半夏。
夹瘀(如中风):川芎、赤芍、当归、桃仁、生地。
夹湿(如干性脚气性心脏病):茯苓、泽泻、木瓜、槟榔、陈皮、吴茱萸。
此方除适合中风、癫痫、干性脚气性心脏病外,还特别适合更年期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经前期头痛、偏头痛等辨证属于冲脉热盛扰神证。
发煌古义
赞赏
人赞赏
白癜风忌食北京那里看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