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多发性神经炎 > 疾病知识 > 新闻福建水产品成了重灾区爱吃海鲜的
新闻福建水产品成了重灾区爱吃海鲜的
资讯
生活
服务
活动
这是一个有趣的平台
相信你会深深的爱上这里
老周(化名)在厦门卖水产近十年了,吃生鲜却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如果是婚宴或者正式宴请,我就尽量不吃桌上的海鲜。”
为啥?不敢吃!水产养殖、运输、保存环节有猫腻!
“四条腿的不如两条腿的,两条腿的不如没腿的。”长久以来,坊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饮食经。
但是近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2~6月食品安全监督抽捡情况,6类食品批次样品中检出不合格样品65批次。问题最大的恰恰就是水产品及水产制品,不合格率高达10.53%。
福建是问题最大的重灾区。在27批次不合格淡水/海水鱼虾类水产样品中,有17批次产自福建,占到了一半以上。品种涉及龙胆鱼、鲫鱼、多宝鱼、青斑鱼、鲈鱼、明虾等等,养殖有海水的也有淡水的。
主要检出的是呋喃类抗生素、孔雀石绿等。食药监总局明确指出,呋喃类药物进入动物体内很快发生代谢,代谢产物在组织中存在较长时间,人体长期摄入后可能引起溶血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眼部损害和急性肝坏死,并有一定致癌性。
“黑心商家养殖水产的猫腻都差不多!”在厦门卖水产近十年的老周说,从养殖到运输再到销售,三大环节都会有添加剂出现。
养殖环节乱用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一般在养殖全程,前期保苗,后期抗病。”厦门一位多年前曾在外地办过水产养殖场的渔民老林(化名)坦言,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高鱼虾的存活率。
“一池虾子存活率在5成以上才能赚钱。”老林说。不单是抗生素,水产的养殖过程中,还有其他成分被陆续加入。这些残留物质进入人体后,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毒性,对人体危害极大。
运输环节使用麻醉剂
“运输时好动,会乱跳,跳多了就会受伤或者死掉,所以要用到麻醉剂”。运输环节中,为了提高活鱼运输过程中的存活率,业内也往往会采用使用麻醉剂的办法。这些麻醉剂,有的能很快在鱼体内代谢完毕,对人体不会产生危害,但有的却可能残留在鱼体内,对人体产生危害。
销售环节死鱼竟泡甲醛
“一般来说,冰鲜的鱼只能保存1-2天。”老周告诉导报记者,但在部分水产市场,有的死鱼却能摆好几天不坏,猫腻就在于给死鱼泡甲醛。“浸泡后鱼的黏液还在,看起来卖相好,有光泽”。
业内这些半公开的秘密,老周早已摸清。“还有人给死鱼化化妆,上上颜色,让鱼看起来新鲜一点,价钱就能卖高一点。”
明知有毒,为什么还在用?“很多养殖户,一旦鱼虾生病了,就慌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总不能整池的鱼虾都死光,这时候大家普遍用的抗生素就会成为首选。”这位专家分析说,再加上用药成本较低,药效快,很多养殖户的不良用药习惯就这么养成了。
消费者如何挑放心的水产品?△看鱼鳃是否鲜红。
△看鱼肉有没有弹性。
1.看鱼鳃。鱼鳃是鲜红的,鱼眼光亮,鱼肉有弹性,这样的鱼就是新鲜的。
2.如果虾身变黑变红,虾头快掉了,蟹脐发黑,这些虾蟹尽量不要买。
3.如果鱿鱼、墨鱼变红就代表不新鲜。
提醒:慎吃生海鲜,未经高温处理,生海鲜可能存在寄生虫和微生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避免食用河豚和织纹螺这一类美味却有剧毒的水产品。(文章来源于海峡导报、海峡消费报,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连江金凤网文章底部已开通评论功能
亮出你的观点和神评吧!
添加主编拉你进连江金粉群,分享更多第一手连江资讯!进群每月赠送福利名额!好玩有趣,日日有!
商务合作,请联系主编
本平台所有文章原创内容,盗版必定追究版权法律责任!
北京哪里能治疗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