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多发性神经炎 > 饮食调养 > 贾建平帕金森病痴呆与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
贾建平帕金森病痴呆与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
学者介绍:贾建平,首都医科医院神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
比较帕金森病痴呆(PDD)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和精神行为症状的特征。
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年7月至年7医院记忆门诊和运动障碍门诊就诊的AD(59例)和PDD(52例)患者,按照临床痴呆评分量表(CDR)分为轻度痴呆组和中重度痴呆组。应用世界卫生组织-加利福尼亚洛杉矾大学听觉词语学习测验(WHO—UCLAAVLT)、画钟测验(CDT)、神经精神问卷(NPI)等量表对同等痴呆程度的AD和PD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精神行为症状等方面进行评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变量变异数分析、x2检验、Mann—WhitneyU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AD与PDD患者即刻记忆、长时记忆以及再认三方面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DD患者CDT得分均较AD患者显著偏低(轻度组:P0.,中重度组:P=0.);超过70%的PDD患者出现至少一项精神行为症状,其中轻度痴呆组PD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出现频率[71.40%(25/35)]及NPI得分[(8.4±9.8)分]均高于AD患者f频率43.2%(16/37),得分(5.7±11.9)分](P=0.,0.)。
PDD患者在视空间能力、执行功能等方面的损害重于AD患者。轻度痴呆组中,PDD患者精神行为异常较AD患者更为突出。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与帕金森病痴呆(Parkinson’Sdiseasedementia,PDD)被认为是皮质性痴呆和皮质下痴呆的典型代表,研究表明,AD与PDD在临床表现、病理特征、病因学和发病机制上存在广泛的重叠。为了进一步比较二者的临床特征,我们采用临床痴呆评分量表(clinicaldementiarate,CDR)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同等痴呆程度的AD与PDD患者在学习记忆、视空间能力及精神行为异常等方面表现的异同。
结果
一、一般情况
分别比较轻度和中重度痴呆组的AD、PDD患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时间及MMSE总分,其中除轻度痴呆组患者性别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同CDR得分区问中,AD与PDD患者CDR得分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同组内AD与PDD患者痴呆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二、AD与PDD认知功能比较
轻度痴呆组和中重度痴呆组的PDD患者CDT得分均明显低于A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此差异在轻度痴呆组患者中更为明显(P0.)。这提示PDD视空间能力、执行功能等损害较AD更为严重。二者在WHO—UCLAAVLT测评中的即刻记忆、延迟记忆、长时延迟再认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二者语言学习记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三、精神行为症状
在轻度与中重度两组中近1个月出现至少一项精神行为症状PDD患者比例均高于70%。轻度痴呆组中,近1个月出现至少一项精神行为症状的PDD患者比例高于AD,且NPI得分高于A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在中重度患者组,AD与PD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出现率以及NPI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讨论
为进一步比较AD与PDD的临床特征,本研究将AD和PDD患者分为轻度痴呆组和中重度痴呆组,应用WHO—UCLAAVLT、CDT和NPI量表分析同等痴呆程度的AD与PDD患者认知损害特征以及精神行为症状的异同。
听觉语言学习测验(AVLT)检测结果显示,AD与PDD患者均存在语言学习记忆功能的减退,但二者在即刻记忆、长时记忆以及再认三方面的损害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既往研究存在一定差异。既往研究显示PDD的记忆损害以自由回忆以为主,尤其是即刻记忆,其再认的损害要轻于AD。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方面,本研究数据显示轻度与中重度痴呆组PDD患者的再认得分均高于AD患者,即存在再认损害轻于AD患者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有关。另一方面,Hildebrandt等的研究显示,PDD与AD再认能力的差距会随着病程进展而逐渐缩小。AD与PDD再认损害的机制有所不同。AD病变主要累及颞叶内侧及额叶,记忆力下降与概念形成、信息的编码、巩固受限相关,AD患者再认受损表现为测验中的遗漏数量增加。而PDD主要累及额叶皮质一纹状体环路,表现为检索能力等执行功能下降,排除任务无关信息能力受损以及信息提取障碍,故PDD患者再认测验错认率增高。进一步比较AD与PDD学习记忆功能的差异还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研究。
CDT的完成需要视空间、执行功能等多方面认知功能的参与。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同等痴呆程度的PDD患者视空间能力、执行功能等的损害要重于AD患者,这一差异在轻度痴呆组更为显著。这一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似。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AD患者主要以皮质功能受累为主,而PD患者以近额叶皮质下的损害为主,后者的注意力、执行功能减退较记忆力语言功能减退更为明显。所以CDT对早期识别PD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具有一定意义。
精神行为症状是降低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增大护理难度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超过70%的PDD患者都会出现精神行为症状。此结果与以往研究一致。此外,本研究中轻度痴呆组PD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出现频率及NPI得分均明显高于AD患者,这与既往的研究有所不同。Aarsland等的研究显示,AD患者的NPI总分与精神症状的出现频率明显高于PDD患者。但该研究样本量较小,且未对研究对象痴呆的严重程度进行分层比较,可能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综上,通过神经心理学评估分析,本研究显示同等痴呆程度的AD与PDD患者之间语言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程度无显著差异;而PDD患者在视空间能力、执行功能等方面的损害重于AD患者。轻度痴呆组中,PDD患者精神行为异常较AD患者更为突出。而无论痴呆严重程度,超过70%的PDD患者都会出现至少一项精神行为症状。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样本量偏小,研究对象来源单一,都可能对研究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AD与PDD患者神经心理学特征的异同还需要更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探索。
来源:唐毅,纪笑娟,邢怡,左秀美,周爱红,贾建平,帕金森病痴呆与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和精神行为症状比较.中华医学杂志,,93(31):-.
注:仅供内部参考!
初期白癜风能治愈吗治白癜风天津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