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多发性神经炎 > 疾病病因 > 食品黑榜:福建水产品成重灾区
食品黑榜:福建水产品成重灾区
食品黑榜:福建水产品成重灾区
近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2~6月食品安全监督抽捡情况,6类食品批次样品中检出不合格样品65批次。问题最大的是水产品及水产制品,不合格率高达10.53%,不合格批次近半数来自福建;仅次于此的是冷冻饮品,不合格率到达8.82%。最值得放心的是蛋及蛋制品,批次样品全部合格。
抽检情况通告中,很多大品牌的沦陷引发热议,比如蒙牛、伊利冰品的菌群超标,金锣肉检出“瘦肉精”。而不合格产品的销售单位,也不乏麦德龙、家乐福、沃尔玛、大润发、华润等的大名。
福建水产成重灾区,多种鱼虾上黑榜
“四条腿的不如两条腿的,两条腿的不如没腿的。”长久以来,坊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饮食经。而此次的抽捡结果显示,“没腿的”鱼类等水产品恰恰是各类食品中合格率最低的种别。
此次抽检的水产及水产制品共批次,主要包括淡水鱼虾类、海水鱼虾类、烤鱼片(含散装)和熟制动物性水产品(可直接食用)等。样品来源覆盖14个生产省分的78家企业,抽检项目包括水产品中的禁限用兽药,水产制品中的重金属、食品添加剂和微生物指标共55个。
抽检发现,38批次样品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0.53%,在各类食品中高居榜首。水产制品的问题相对较少,主要问题集中在生鲜鱼虾,占据38批次中的27批次。
对福建人来讲,省内生产的鱼虾更加牵动人心。来自14个省分的水产及制品,福建是问题最大的重灾区。27批次不合格水产样品中,有17批次产自福建。品种触及龙胆鱼、鲫鱼、多宝鱼、青斑鱼、鲈鱼、明虾等等,养殖上有海水的也有淡水的,销售点有的来自水产摊,有的来自沃尔玛、家乐福、特易购、永辉超市。
注意到,此次检出不合格的水产品,全都受累于抗菌类药物残留,如硝基呋喃类药物、孔雀石绿、喹诺酮类药物、喹乙醇土霉素等。来自福建的不合格水产品,近九成失陷于呋喃唑酮或呋喃西林代谢物检测。
据了解,呋喃唑酮或呋喃西林均属于广谱抗生素,被农业部明确规定为“制止使用的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
食药监总局明确指出,呋喃类药物进入动物体内很快产生代谢,代谢产物在组织中存在较长时间,人体长时间摄取后可能引发溶血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眼部伤害和急性肝坏死,并有一定致癌性。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北京中科忽悠